《解放日报》 5月10日 文/王海燕
大衣橱、樟木箱、农家土灶、废弃大棚……村民眼里废弃无用的老物什,变成了 “田埂民宿”和“创意大棚”。
在崇明生态岛上,就有这么一处 “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引来了市民游客,也引来了英国的环保人士。“以前,我们出岛去看外面;现在,外面的人倒要跑来看我们。”仙桥村的村民很是自豪。
今天,汀君就带大家来看看岛上的这个“世外桃源”。
春日里的仙桥村,农田连片,生机盎然。 田埂旁的一处大棚,外观看起来,和其他大棚没什么两样,走进去却别有洞天。
大棚里的各种摆设来自农家的资源回收:桌子是村民家翻新房屋时拆下的门板,凳子是农家最常见的木条凳,还有藤条编的椅子;大棚里悬挂着竹编篮子;棚顶铺的则是农村随处可见的稻草,既能保暖,又能防水。
设计丰收“创意大棚”项目负责人袁清华一边带汀君参观一边欣喜道,“你知道吗,创意大棚的前身其实是田间荒废的菜棚。现在,创意大棚里可以喝咖啡、开沙龙了。”
离“创意大棚”不远处,就是一间“田埂民宿”。变废为用的思路在这里一样闪光:空置不用的村民平房被改造成了创意迭出的民宿,偌大的房间被分割成好几间风格迥异的卧室。
客厅里,农家人不用的大衣橱被横卧过来,铺上海绵罩上花布,就成了一张沙发;茶几是一只古色古香的樟木箱;干枯的葡萄藤做成了墙上的植物架子。
最酷的是柴灶,保持了农家风味,又增添了微波炉、消毒柜等现代厨具。一对小夫妻正在灶头有滋有味地做饭。老公兴奋地对汀君说,“既田园又摩登,比鼓浪屿的旅社更有意思呢!”
袁清华介绍,这个项目源于4年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仙桥村开始的“桃花村试验”。师生们在这里租下几十亩土地,进行各种创意设计,这才有了“创意大棚”和“田间民宿”。
经过几年精心打磨,这里已渐渐有了名气。周末入住要提前好几周预定呢。
袁清华刚刚接待了来自无锡的几个家庭。他安排了不少有特色的活动,“小孩子拼种子画,和父母一起摘草莓,在田间放风筝,在民宿灶头熬汤,在大棚里开自然课。”回去时,几个孩子恋恋不舍地在大棚前合影,“这是最有田间野趣的一个周末了。”
游客还可以到大棚磨黄豆、做豆腐,晚上就吃自己做的豆腐,味道特别香;吃完饭洗碗,则用麦麸和无患子,“麦麸和无患子是一种植物,能取代抹布和洗洁精,一切都是天然的。”
有家公司慕名而来,在“创意大棚”搞年会。40多个人,一半住在“田埂民宿”,一半直接在大棚里打地铺。两天下来,员工直呼过瘾:“这是最接地气的年会”。几个老外借此开会,开着开着,一老外起身如厕,半小时后心满意足回来;稍顷,他又借机出去转了一圈,原来他偷偷跑到隔壁大棚摘草莓去了。
创意大棚四周是大片静谧的田地,路边开着波斯菊,几个农民正开着拖拉机收蚕豆。袁清华说,他受到舒马赫《小的就是美好的》影响,这个项目秉持着小而美的理念,立足本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本地劳动力,同时又是“连接的”和“开放的”,这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向所有创意项目开放,艺术的、摄影的,都可以来此寻找灵感,做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坊,在田间农舍开花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块土地上的试验,创造出农村的新型发展模式,让城市人回归自然。”用袁清华的话来说,他们进行是针灸式的创意项目。中医奉行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个别穴位,打通整个脉络。
大棚虽然小,但能把当地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由大棚衍生出来的活计,聘用的都是本村村民。尽管“田埂民宿”目前只有两家,但他们带动了村民的其他农家乐,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力创造财富,这样就不会使得财富和资源越来越往城市集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5月10日《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