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月常明 于 2014-12-25 09:41 编辑
《神奇的酵素养生法》——亨伯特·圣提诺著(自然疗法博士)(美) 第一章
人人都应该掌握酵素知识
酵素是什么?
简单的说,酵素就是承担人类最基本生命活动体内几千种酶的通称。提到酶,很多人回想起洗衣粉,加酶洗衣粉更易于洗去衣服上的污渍,而洗衣粉中所加的这种酶就是从植物当中提取的一种酵素,是一种分解力很强的活性物质。
在生物体中,酵素协助生物体分解各种物质,进行新陈代谢。无论动物植物,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就有酵素的存在。生物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运输、排出、以及提供能量、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都与酵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没有酵素的存在,生物就不能成活,身体中酵素是多寡与其运作情形,与生命的青春。健康、疾病、老化息息相关。
在人体内,已经发现的有5000多种酵素的存在,酵素的种类之所以多,是因为每一种酵素具有一种功能,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数量。比如说,唾液当中所含有的一种酵素叫做唾液淀粉酶,这种酶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反应。又如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酶来完成的。
酵素是由哪里来的呢?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酶,都是在生物体的细胞内合成的。除了我们自身所含有的几千种酶以外,我们还需要从其他食物中摄取并在体内合成新的酶。
现在全世界都在倾力研究关于酵素是如何影响生物体健康这一课题。但酵素研究医学界广为认可却只是近30年的事情。 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 人类为了生存而吃食物,食物中所含的养分被吸收并转换为热量。这个热量可以成为展示行动时的能量,或击退疾病时的免疫能量。补充这些养分,对我们生病活动而言是不可缺的。
“蛋白质、脂肪、淡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是支持生命活动主要能量。若以汽车来比喻,这些养分就相当于汽油。
汽车光靠汽油无法奔驰,而人体光靠养分也无法活动。
我们的身体要将这些养分燃料(材料)适当的分解、消化、才能够提供足够的功能。而负责在身体各处发挥催化作用(变换作用)的物质,就是“酵素”。“酵素”相当于汽车的电瓶,会仔细分析摄入体内的食物养分,并将必要的东西进行“同化(消化、吸收)”,再配合各种行动进行“异化(能量转换):。
换言之,所谓“酵素”,就好像是“使生命活动顺畅进行的作业员”。因此,没有酵素的存在,我们也无法存活。
对生物而言,“酵素就是维持生存活动的根源”。生命活动的“代谢”,就是一连串的“同化(消化、吸收)”与“异化(能量消耗、残留物等的排泄)”活动,只有借着“酵素”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持续这些活动。
以盖房子为例,“酵素”就相当于工人,要用水泥建造墙壁、在地面贴瓷砖、铺地毯、造隔间,同时有也要埋水管、电线等。想要打造一个家园,拥有这些素材及技巧熟练的工人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长年久住的房子,需要经常修补,这时,材料和工人是必要的。材料就相当于身体的养分,利用这些养分重新拥有理想“生命”的,就是扮演工人角色的“酵素”
每一种酵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 人体内的每个反应都少不了酵素,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比如说,酵素消化食物,使营养物质小到可以穿过肠膜细孔并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酵素将消化完全的营养物质,用来建造肌肉、神经、血液及腺体。同时,酵素有助于将糖类储存在肝脏及肌肉中,并将脂肪转变成肥胖组织。
酵素不仅有助于尿素的形成(尿素会从尿液中排除),同时有助于从肺中排除二氧化碳;而有一种酵素会铺助骨骼和神经组织吸收磷,另一种则会铺助红血球细胞吸收铁。另外精子中的酵素会溶解卵子薄膜上的缝隙,然后精子才得以进入卵子。
在医学上,有一种链激酶,被利用来溶解血栓;而在免疫系统中的酵素,则会消灭血液及组织里的废物和毒素,这几个少数的例子,就足以证明酵素对人体各项功能运作是重要。
尽管人体内的酵素总数多得惊人,然而每一种酵素都有独特的功能。蛋白质类的酵素无法消化脂肪,而且,脂肪类酵素也不能消化淀粉,这就是酵素为人熟知的“专一性”,换言之,酵素具有相当高的智慧。
酵素发挥作用后,将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可能是起化学变化,也可能变成某种副产品),但本身却不起变化。被酵素作用的物质称为酶作用物,随之酶作用物原来的特性被完全改变;换句话说,每一种酵素就刚好可以结构一种物质的分子,这些分子被酵素解构的过程,可以用“图表一”中几何图形的分解过程来做说明。看来,酵素的工作量的确大得不得了。
体内的“潜在酵素”与外部的“食物酵素”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酵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代谢酵素”,另一种是“消化酵素”。
“消化酵素”的作用就是帮助食物消化,而这个“消化酵素”以外的酵素,总称为“代谢酵素”,主要负责将肠道吸收的养分透过血管运送到个器官,转换为热量,进行生命活动,亦即进行这一连串的化学反应。
豪尔博士称:“存在于体内的酵素魏‘潜在酵素’,而存在于食物中并可以由外部摄取的酵素称为‘食物酵素’。”
前面提过,动植物等有生命的生物体都存在着酵素。换言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会从植物或动物那里摄取“食物酵素”。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要籍助“消化酵素”的功能,消化、吸收养分,使得人体代谢酵素正常发挥作用,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中,都存在着独自运作的“代谢酵素”。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光是在动脉中就发现98种不同的代谢酵素,而在心脏、脑、肺、肾脏等各处,也存在着不同作用的代谢酵素。
每个器官中各自存则着数千钟酵素,但到底有多少,日前不得而知。
酵素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例如蛋白酶消化酵素进行分解蛋白质的工作,SOD(超氧化岐化酶)代谢酵素进行去除活性氧的工作,各酵素群按照既定的责任分担完成自己的工作。
人体能否健康的活动,就要看这些代谢酵素群是否能够准确的发挥作用、体内若能充分制造出代谢酵素并顺畅的使用,就能够远离疾病。 发现酵素之路 1758年,意大利生物学家拉扎洛.斯潘朗切尼把肉片放入有孔的空金属中喂食老鹰,不久以后当他取出金属铜时。却发现里面的肉已经化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持续数十年进行试验,终于发现了具有溶解肉的作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蛋白酶。
1833年,法国的培俺和培培里将磨碎的麦芽液体放在淀粉中,结果发现淀粉被分解了,于是将这个分解淀粉的物质命名为DIASTASE,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淀粉酶。后来,DIASTASE在法国成为用来表示所有酵素的名称。
1836年,德国大学酵素修旺在进行胃液实验时,发现胃液中有一种具有溶解肉的物质。这个物质一旦遇热就会失效,只有在强酸状态下才会发挥作用,于是将其命名为胃蛋白酶。
只有少数的酵素就能够对大量的物质产生作用,其反应是在水中会活化,在接近中性的PH值,摄氏37度左右时,反应最为活化(胃蛋白酶例外,在强酸下产生作用)。
后来的许多学者研究,又陆续发现很多种酵素。
“酵素”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19世纪后半叶,英文是evzyme,1872年由居尼提出。在希腊文中,evzyme的意思是“酵母中的东西”。酵母中含有制酒时用来发酵的微生物,也就是酵素。
192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索姆纳(J.B.Sumner,1887-1995)成功的从刀豆萃取出尿酸结晶,其后索姆纳陆续萃取出蛋白质分解酶胃蛋白酶,以及胰液的蛋白质分解酶胰蛋白酶,还有蛋白质结晶胰凝乳蛋白酶。1946年,索姆纳和美国生物化学家诺思罗普(J.H..Northrop,1891-1987)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姆纳坚持认为i“酵素是蛋白质”,其结果却产生了“摄取蛋白质就可以摄取到酵素”的重大误解。蛋白质是酵素的实体,但却不是本质,只不过是酵素的骨骼而已。“酵素是蛋白质”的错误想法,使得酵素营养学的研究迟迟未有进展。以此为基础,其后的六大营养素中就没有包括酵素在内了,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的酵素的重要原因。 酵素量和健康成正比 酵素可分为四大类:脂肪酶、蛋白酶、纤维酶、淀粉酶。
鉴于酵素数目繁多,一套由国际酵素委员会制定的系统命名法则由此产生。我们知道,所有的酵素就是那个“酶”字,通称从酵素的名称就可以判别其功能。例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脂肪酶可催化脂肪,纤纤维酶可催化纤维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
食物酵素可分成一下四大类:
1、脂肪酶——分解脂肪
2、蛋白酶(蛋白质酵素)——分解蛋白酶
3、纤维酶——分解纤维素
4、淀粉酶——分解淀粉
每大类中都含有许多酵素,例如: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所以可归类于蛋白酶之中。不过,除非您要做酵素的学术研究,否则您不要因酵素的命名复杂而对酵素怯步,重要的是,您要了解如何摄取酵素,以及明白“没有酵素,就没有生命。“
酵素愈缺乏,人就愈易老化;反之,酵素储存愈多,人就愈健康。在本书往后的章节,您将学会到如何增加体内的酵素。 第二章
人体生病的“真正原因”
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的土壤 关于“所有疾病都是以肠(大肠、小肠)为基础而出现”的理论,只要观察树木就可以明白。
树木的借由根生于土壤而支撑全身,但是根不只是单纯的支撑树木,还承担着由土壤吸收营养,并将营养传送到树身的任务。换言之,土壤是树木的营养来源,树根则是吸收营养的“吸收器”。
如果将此构造平移到人体上,树木部位相当于树根呢?相当于土壤的部分又在何处呢?
以人类来说,吸收营养的部位就是“小肠”。小肠长约6-7米,整个小肠如同海葵一般肠绒毛丛生,内腔存在有3000万根肠绒毛。每根肠绒毛各存在5000多个营养吸收细胞。因此,整个小肠有1500亿个营养吸收细胞。
这些绒毛有如树根一样,从来到肠内的糊状食物中吸收营养。树根就是“小肠的肠绒毛”,土壤就是“小肠内腔”。
自然的树木,运送以及吸收的营养的媒介体就是“树液”。叶绿素是积存养分的物质,相当于人类的“红血球”。树叶与大树进行交换,相当于人类的“肺或支气管”,
土壤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为什么植物能活五千年》这本书中有惊人的描述,笔者也对此书的记载深感讶异,因为树木真能够活五千年以上。
但是,先决条件就要拥有稳固的土壤。土壤是树木的营养来源。如果土壤的营养被掏空,取而代之的是塞满垃圾或洒满农药的土壤,那么树木就很难存活了。
人体也一样,相当于土壤的部分的“小肠内腔”,如果充满腐败菌,人也会生命和死亡。
在肠道内、小肠、大肠生存着一百兆个细菌,有如花丛一般,称为细菌丛。这些细菌丛的质量左右人体的健康。对人体产生好作用的细菌称为益菌,无法发挥好作用的细菌群称为害菌。
益菌多、害菌少就是健康。反之,害菌多、益菌少就会出现各种疾病。一旦害菌占优势,肠内腐败菌增加就会引起腐败。
肠内细胞丛的平衡很重要。主要的益菌包括乳酸群菌、双歧乳杆菌群(20多种)。如果这些菌群占据多数,人类就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反之,梭状芽孢杆菌、大肠菌等有害菌增殖,即肠内有害菌激增时,病原病毒就会伺机而动,危害人体健康。
被不好的细菌占据的肠内呈现腐败状态,会放臭屁、排出恶臭的粪便。若置之不理,会使得氮残留物亚硝基胺增加,成为大肠癌,、胃癌、食道癌的根本原因。
同时,血液变得粘稠,全身出现疼痛等症状,例如头痛、肩膀酸痛、腰痛、颈部痛、背肌痛、流鼻水、打鼾、耳鸣、头晕、四肢冰冷、流鼻血、腹泻、便秘、生理痛、失眠等,也会引起各种疾病。
最近研究表明引发风湿等胶原病的原因也是肠内腐败菌,所有的癌症都是由此产生的。 肠腐败是万病之源 如今,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营养品,听起来似乎哪一种产品都有用,都好像的人体所缺乏的,但如果你弄清医学原理就会知道,哪些是标哪些是本,治标不如治本,本质问题解决了,身体自然达到平衡状态,不再需要补充各种不必要的营养素了。弄清标本,首先要知道生病的原因。
简单说明一下人体发病的经过:饮食生活紊乱、压力→肠内腐败→血液污浊→出现各种疾病。
绝大数疾病,都是因为饮食生活紊乱、承受压力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发,这两种情况引发肠腐败,日久积郁,渐成疾病。这才是生病的重要原因。
当人体在饮食不正常或承受强大压力时,肠内的益菌锐减,腐败菌增加,以致肠内腐败(异常发酵),结果粪便变臭、腹泻、粪便形状异常、放臭屁。
当消化不良而造成肠内腐败时,又会使血液污浊、粘稠、红血球相连(呈串连状),同时会产生造成感染的红血球,淋巴球(免疫球)减少,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与胆固醇增加(参考图①~④),最后造成感染病毒繁殖。
污浊的血液流到心脏,形成血栓就会造成心肌梗塞,导致心脏病。流到各器官,使内脏器官出现异常现象,引起各种感染症,毒素堆积,形成癌症。此外,TCA循环(柠檬酸循环)无法顺畅运转,酸释出到肌肉,会形成强烈疼痛。
红血球形成串联状还会产生内痔核、白内障、梅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女性痛经、乳腺癌、子宫肌瘤、静脉瘤、四肢冰冷、全身各处疼痛或酸痛等疾病。
在引起血液污浊以前,肠内腐败增加,也可能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
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始于血液污浊。 一起肠内腐败的“8大恶习” 形成不良细菌丛的原因,就是如下所述的不良的食物与习惯: 1、抽烟 烟是百害无一利的代表毒物。 2、摄取白砂糖(各种甜点、零食、巧克力等) 白砂糖是可以和烟匹敌的毒物。 3、过量摄取恶生油脂(氧化的油、转移型脂肪酸、亚油酸) 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最好和a-亚麻酸以1比1的比率来摄取。不过,现代人却是以亚油酸20比a-亚麻酸1的比率来摄取,结果当然会引起各种疾病。 4、过量摄取动物性食品(肉、鱼、蛋、乳制品) 肉、鱼、蛋是必须补充的营养,但是其中充满了使血液污浊的成分,完全没有纤维,
偏重于维生素、矿物质。高蛋白等内容物会产生氮残留物,造成肠内腐败。加上含有饱和脂肪,因此会形成动脉硬化(鱼中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但是具有易氧化的缺点)。 5、过量摄取加工食品 大部分的加工食品完全不含纤维,就算有,量也极少。结果使肠内宿便积存,引起腐败。
此外,添加剂的毒素也是一大问题。 6、习惯摄取酒类、咖啡类 酒和咖啡都不宜过量摄取。因为会使得胃的分泌作用与神经反应混乱,导致消化排泄功
能异常。 7、只吃加热食物的饮食习惯 例如只吃加热的蔬菜,不吃生的蔬菜,这样无法从食物中摄取酵素,结果大量消耗体内
酵素而引发疾病。“寿命短最大的原因是只吃加热食物”,这种说法绝不夸张。 8、摄入抗生素等西药 有时抗生素不只会杀死细菌,连益菌也会一并歼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大部
分的益菌死亡,且具有抗药性的害菌会不断孽生。。同时真菌(霉菌)增加,全身充满霉菌。当然,病原病毒也会入侵。这时,免疫力会减退,引发癌症等重大疾病。
西药适合在紧急时短期使用,要避免长期连续使用。 从酵素来透视疾病
酵素是人体内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中介物,从腺体的分泌免疫系统的政策运作,都需要酵素,而这只是概略性地说明酵素和人体的关系,若仔细从各种让人烦恼的疾病来看,酵素与所有大家所熟知的疾病都有关系。
当血液里某种酵素太多,就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先兆。脂肪酶会将三酸甘油分解成脂肪酸甘油,而胰脏因为从血液中得到许多的脂肪酶,于是分泌了大量的脂肪酶到消化道内。当血液里的脂肪酶值太高,就表示可能是胰脏有问题。胰脏发炎时,血清中的脂肪酶值就会升高。
磷酸酶会在血液里分解磷酸,人体内的前列腺,红血球或血小板中都有磷酸酶。我们可根据测量血清中的磷酸酶值,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前列腺癌。可见酵素不仅仅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疾病及其他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
新陈代谢的速率由酵素的活性所掌控,速率越快,需要的酵素越多,酵素也越快被用完。
运动和急性病都会使酵素分泌量激增。1933年杰纳医生曾对115名患有28种急性发炎疾病的病患,做了300个淀粉酶测试值。73℅的尿液里,淀粉酶值都升高了;在患肺炎、急性阑尾炎疾、肺结核、发烧和幼儿科疾病病人的血液、尿液及粪便中,淀粉酶也同样有升高的现象。
任何新陈代谢速率变快,不管是发烧、心肺运动、消化、肌肉活动或怀孕,都和酵素活动的增加有关。重要的是,温度越高,酵素活动越多,所以在急性病、发烧及运动时都可觅见酵素踪迹;换句话说,酵素在40℃比在正常体温下,工作量更大。
如果酵素会对发烧和发炎有反应,很明显地,就和人体内的抗病系统有直接的关联。但要记得,退烧时,酵素的活动量也当然随之减之。
事实上,当我们的新陈代谢率加快,例如:生病、解毒和消化时,酵素更容易被用完。这意味着,随时维持酵素储存量有多么重要。我们年轻时,的确较容易抵挡疾病,不过这却是以预支酵素换来的结果。免疫力的强弱和体内酵素量的储存多寡关系密切。酵素量越大,免疫力越强,人也就越健康。但是,酵素和免疫系统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白血球负责消灭血液和淋巴液里的外来致病物质,所以急性病发生、发炎时,白血球数量会激增,击溃病魔。
威斯特尔医生在稍早的酵素研究中曾说:“白血球里有8种淀粉酶。”
其他报告也显示,白血球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与胰脏所分泌的性质类似。这些酵素,和消化道内的酵素会分解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酵素,功用一样。
酵素宛如人体内的清道夫,会附着外来物质上,并将之分解,借此防止动脉阻塞,维持关节灵活度。
吃熟食会增加白血球中酵素的负荷量 有人认为,胰脏负责分泌所以的酵素。但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胰脏这么小,不可能制造出肌肉、腺体、组织以及那些随着汗水、尿液和粪便排出人体的酵素。酵素是由人体所有的组织和细胞所制造,而且事实证明,白血球的作用和胰脏分泌的酵素(尤其是蛋白酶),特别雷同。
威斯特尔医师同时发现,白血球中的酵素系统竟和胰腺中的如此契合。正是因为白血球和胰脏里的酵素一样,而且白血球会将这些酵素运输全身,所以胰脏和其他会分泌酵素的腺体,都经由白血球接收了为数不少的酵素。
当您吃下一顿熟食,迫切需要消化酵素时,白血球数目会增加,好用来帮助消化食物。由于人体的每个新陈代谢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吃完熟食后,白血球会增加,这确实是一个补偿体内酵素的办法。
人体必须供给大量的消化酵素,来补充因加热而被杀死、破坏的酵素。柯契卡夫医师也会在他的书中,指出烹调对人体的影响,并说明吃了一餐熟食后,白血球数目就会增加。
增加的白血球是为了将酵素运送到消化道内。柯契卡夫医师同时也证明,吃下未经烹煮的食物,白血球数目并不会变多;换言之,吃完一餐熟食,人体就要分泌更多的酵素来帮助消化食物。
不要忘记,既然生食中的酵素有助消化,多吃生食也就不必借用体内库存的酵素,特别是从抗病第一线的白血球当中借用。柯契卡夫医师的实验中,最重要的是白血球增多的论点。当白血球大量增加到某个程度时,也就是急性病或是发炎的症候产生时,酵素值也会升高;反之,患慢性病时,酵素值就会降低,例如:有糖尿病、癌症或慢性肠疾的人、胰脏及消化道的功能就很差。
患慢性病的人,免疫系统会因长期抗病而变差,可见,酵素和免疫系统的关联性相当密切。既然酵素与免疫系统、慢性病到急性病都有关联,我们一定要不计代价维持体内的酵素值,才能保持活力远离疾病。
如果胰脏分泌的酵素不足,健康会受影响;如果生了病,酵素被大量用来抗病,胰脏自会受波及。于是,您就可以了解,一辈子吃热食对生命的威胁有多大,若再不改变饮食,就别妄想摆脱慢性病的纠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