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环保酵素制作精华贴

环保酵素使用经验精华贴新手必读:环保酵素简明手册
环保酵素使用:家居日用的好帮手杭州电视台:垃圾减量与环保酵素防止酵素瓶爆炸的方法
hot! 北京酵素使用及规模化制作经验环保酵素还了我一条清澈的小河

《浙江日报》报道环保酵素推广工作

查看: 5202|回复: 4

生态村:写给地球的摩登情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6 09: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保酵素微信公众号
我的瓦尔登我的村
几年前第一次去欧洲时就听说很多关于生态村、彩虹村的故事,去年八月来阿根廷念书时经朋友介绍找到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大学城一个隐蔽的生态村,前前后后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后来因为课业紧张搬回城里。而这经验的印记,像瓦尔登之于卢梭,或是黄色水仙花之于华兹华斯,叫我叨念至今。



生态村是近二十年来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兴起的概念,是价值观相近的村民一起刻意建立的社区(intentional community),容量可大可小,一般有几十个,场所要么是大家集资买的地产,要么是在深林里占领的土地,一般都在人烟比较稀少,自然环境比较优美的荒郊野岭。主要的结构有有机农场,花园,泥砌的住所和工作坊等等,大家平等互爱,一起耕作,自给自足,共建家园的同时照顾大自然,有些生态村里也会有各类灵修,环保的工作坊等等。当今的环保主义,要么在体系内游说、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模式(in the system),要么在体系外搞游行,直接行动(out of the system)。而生态村的观念作为第三条路,是环保主义者的一个全新的选择,置体系于不顾,摒弃传统的发展概念,提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置之不顾,就像不消费主义一样,不参与体系,亦是一个好办法(beyond the system)。
蜂蜜与白色樱草
我所在的村子叫做Velatropa(http://aldeavelatropa.com.ar/presentation-english/),常住村民大概有二十个左右,坐落在阿根廷的母亲河,拉普拉塔河的河口之上,临近受政府保护的生态保育区。这里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一部分。大概十年前学校规划要建新的教学楼,结果计划烂尾,此地荒芜许多年。于是就有学生想要占领土地建立生态村,来来去去被警察驱逐又重新占领,直到六年前生态村对土地的使用权才终于被承认,现在也得到布大的支持,是该校环保教育基地的一部分。这是Velatropa比较特别的一点,因为离城市很近,所以村民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对外界开放,参观的人也比较多,不算是十分典型的生态村模式。但对都市菜园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并且也是能让更多的人接触这种另类生活方式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除了平时的工作,周末的时候村里会有很多活动对外界开放,有陶艺工作坊,生态建筑工作坊,编织工作坊,爬树工作坊,灵修工作坊等等。有些是村民组织的,还有一些是临近大学的学生和布市的市民,利用这个场所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技能,也是很好逃离城市的吵闹的机会。有一个哥伦比亚的男孩儿,本来在拉美搭车旅行顺路来拜访Velatropa,结果爱上了这里,一待就待了有一个月,教我们大家一起建了一个蚯蚓的育婴室,这样堆肥就更快了。我班上有一个德国的女孩儿,她来我家参观,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后来周末就来教大家如何用废旧塑料袋做工艺品。还会不定期的有节日的庆祝,比如庆祝春天到来的时候(可能跟国内的立春差不多吧)就有一个三天的大爬梯,有音乐和各种工作坊。每一个人都能歌善舞又能打鼓,我学个皮毛,只能跟着傻乐。



大地书房
生态村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力求自给自足,不依赖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系统和消耗。布宜诺斯艾利斯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除了冬天,每个季节都有各种蔬果。Velatropa现在基本上60%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剩下的食物来源于临近超市的垃圾桶潜水。【科普时间到!垃圾桶潜水,在英文里是dumpster diving,主要是freeganist从大型超市旁边的垃圾桶里回收可以用、可以吃的商品。由于商品社会的标准化,许多看上去不好看,或者即将过期的商品被成批成批地丢弃。尤其在发达国家,商家的浪费可以说是犯罪。对于穷学生来说,垃圾桶潜水是省钱又保证生活质量的一个好办法,我的蔬果来源基本都是来自垃圾桶,经常能找到大串大串的香蕉,长得奇形怪状的苹果等等,破了一颗的整盒鸡蛋,此外还有鲜花,时不时的有家居用品等等,稍有残次,商家宁愿浪费也要刺激更多的消费。垃圾桶潜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资源再分配的一种办法,也是挽回过多的消耗对环境的压力的无奈之举。】有时候还是需要用钱(比如油盐等用品),就大家力所能及地集资, 也没有强行的规定,能掏多少就掏多少。有时候我们也一起做一些面包披萨,拿到大学去卖。很多大学生知道并赞同生态村的理念,也会贡献捐款和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


村里的屋子都是生态建筑(bio-construction),用河岸的淤泥和水以及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具有很好的坚固性,如果外面再刷一层彩色的漆,就有放虫蛀的作用。房子的窗户用回收的玻璃和酒瓶,好多颜色拼起来也很好看。家具也多是从垃圾场回收来的,堆在一起虽然有显简陋,却也温馨。除了菜园,果园,厨房,村里还有小图书馆,排练室,收集雨水箱,活性炭滤水器,用来堆肥的有机卫生间,污水处理设施还有太阳能板,废物回收。还有一个gratiferia【科普时间又到了!你们开心吗?gratiferia在西班牙语里是免费商店(free store)的意思,这种组织形式在很多无政府主义者的机构里都有,是一个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捐献,或者免费拿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地方。按需分配,是整合社会剩余资源,重新分配的一个好办法。我初到德国就在当地的Umsonstladen(德语的免费商店)拿了很多家居用品,离开前又送还回去,还有带不走的穿厌烦了的衣服,也可以拿去换几件别个样。其背后的理念呢,也是减少消耗,很多的工业制品,其消费、运输的过程中不仅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同时也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比如生产那件100块H&MT恤的劳工,可能为生产这个只能拿到1块钱,却要在环境很差的工厂里工作很多小时。而愈多购买就会愈多生产,无形中个人的消费社会主张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平等】


村里还有两条狗,三只猫和一些鸡。因为村子里的人基本上是素食主义者,为了保证所有人都可以吃,一块做饭时蛋奶素(vegetarian)的人也迁就着全素(vegan)的人。这样也没有人会去吃鸡蛋,它们被鸡妈妈藏着,过不几天就发现又有许多的小鸡仔被孵出来,早晨的时候叽叽喳喳啄你的窗户。



村民们力图减少化学物品的使用,比如烧饭的木灰是很好的刷碗去油的洗洁精,小苏打加醋是很好的洗发水,海盐可以用来刷牙等等。香草花园有薄荷,柠檬草,薰衣草,就不必用工业生产的袋装茶。还有一个西班牙的村民保罗,她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的精油,用来洗头发,护肤等等。大地是最好的书房和宝藏,只是现代人大多可悲地失去了与自然沟通的能力。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生态村里的人很多是学生,或者新近毕业的人,也有旅居阿根廷的朋友。没有村长,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兄弟姐妹,重要的事情都是由所有人一起讨论达到共识决定,比如有人想搬进村里来,或者这个星期农场上要完成的工作等等。有参观的人的话也可以参与讨论,但是没有投票权。所有的东西都是大家共同所有,一起做饭,然后吹号把在田里工作的和盖房子的人叫过来,围成一圈拉起手来感谢大自然赐予的食物和兄弟姐妹的帮忙,然后吃饭。听起来邪里邪气的,但是仪式感确实能带给人反思,教人以感激。



拉丁美洲和南欧国家都很像,是肢体接触比较丰富的文化,大家见面都要拥抱一下然后在脸颊似是而非地亲上一口(阿根廷),或者两口(西班牙),有时候三口(土耳其)。这些文化差异很让人郁闷,搞不好亲多了亲少了都不好看;而且有些人真亲有些人对着空气假亲,都不知道怎么想。有些人打左边亲有些人打右边亲,如果两个人一人打左边亲一人打右边亲不小心就亲到嘴上也是很尴尬→_→的事情。
讲完了亲呢,其实我们村里是兴拥抱的,无论是见面还是告别,都要抱,而且是很长的那种拥抱,是能传递能量和爱的拥抱。早上起来,放学回到家,出门,去睡觉,都要抱上一圈,问候一下彼此,感觉很是温暖。但是有时候赶着去上课,又碰巧很多人都在,这时候就要注意算好时间,把拥抱的时间算上,不然上课老是迟到。每次和村子之外的人打招呼的时候还特别不适应,感觉大家距离感太强,我总是一不小心就抱得时间太长,又让人误会了。



村民们多数都有点嬉皮,(其实大家也并不愿意被套名号,总说你才是嬉皮你全家都是嬉皮),他们会更希望被称为freegans【我保证是今天最后一个科普啦!freegans(直译是免费素食主义者,但是听起来好奇怪)崇尚社区,慷慨,分享,社会公平,自由,合作;反对构架在物质主义,道德冷漠,统一,竞争和贪念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回收,利用,分享资源,减少消耗,浪费和排放。 用John Barry的话说“在当今的消费主义社会,个人或团体能做的最有力最激烈的行动就是拒绝消费”(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nd radical political acts that an individual or group can do in modern 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ies is to refuse to consume---------Resistence is Fertile, John Barry)】在主流社会看来大家可能都有点原始。比如用发声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召集开会都用大山一样嚎的,身上时常挂着泥土,不按照传统美学标准打扮自己(归根到底,为什么胸大是美,为什么要刮腿毛,为什么女生要长发飘飘男生就不能),吃垃圾,长时间的拥抱,听见音乐会很随意地摇摆自己的身体等等。村民身上的稚气,让我像是找到了家人,Velatropa于我好似乌托邦。在大家的身上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灵性,与大自然做很好的朋友,用心抚摸土壤和植物。我很喜欢的活动是晚饭后爬到树上看月亮。第一次爬树时村里的兄弟照顾我细心观察大树的形状脉络,贴近大树,感受它的呼吸。即使几经训练,因为我比较笨,每次只能爬那个低一点的树。而我在的时候大家都会陪我去,虽然景色没有那棵高的树那么美,可以看到拉普拉塔河上月亮的倒影,但是“大家在一起”更重要。
故事讲完了
在整体美好的故事里,也有有人坐享其成(freeride)有人自以为是(hollier-than-thou attitude)等各种问题,语言障碍,集体生活有时候也让人比较有压力。记忆难免将过往理想化,故人更是值得留恋,没尝试的那杯秘鲁的酸奶朗姆定最垂涎,没去到的土地总是更神奇,此刻我坐在印度的图书馆,回想起来阿根廷这段经历,心中全是温暖。我不同意现实主义里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而社会资源是你得我失。也不完全赞同浪漫主义者对人性的理想化。更不能说生态村的人都觉悟更高。所有的现象都是社会条件影响的,一定的社会环境会激起人们协作的潜能,而另外一些社会环境让人们只考虑个人利益,竞争。最重要的是如何大家一起建立起来可长久的协作共生民主的社会体系。
所有的经历都会在人身上留下印记,而人的现状想法都是近或远的印记堆积而成的。关于生活习性,认知特性等等,并无高低,都是一个光谱,对于freeganism的认知和在生态村生活的经历让我在消费生活习性的光谱上走在了比较节省环保的这端,因此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在我看来都太过浪费缺乏环保意识,在美国旅行的时候更是时时心痛。短短三个星期内去大商场的次数比过去两年都多,每个人都不停赶着购物消耗,圣诞促销中周围的人迫不及待地盲目消费,超市恨不得把每件商品都单独套上一层垃圾袋。想想国内也是浪费严重,物质至上。然而我认为的过度消费可能对于别人只是正常,或者对于一些更死忠的村民来说,我的生活习惯也算是浪费呢,因为我也会用化工用品,不完全依靠垃圾桶,还有飞来飞去的碳排放。谁都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干涉,被指手画脚。对于我来说,如何在自己相信的理念或者要坚持的原则和尊重他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对待这些生活习性上强烈的不同,尤其这些不同是在我的亲人和老朋友身上;如何试图改变现状而又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在无为主义和改变社会现状之间权衡,还在摸索的路上。


本文转自:
http://waldeinsamkeit.diandian.com/post/2014-01-20/40060811995

加群二维码
发表于 2014-8-26 1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好美的画面,仿佛我也去了一回,希望地球上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6 1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2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不同寻常的体验。楼主是不是在国内也建个世外桃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29 17: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环保酵素救地球 ( 鲁ICP备19040000号-1 )

GMT+8, 2025-2-23 01:02 , Processed in 0.292191 second(s), 20 queries .

环保酵素救地球-爱酵素、爱生活

© 2001-2015 hbjsjd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