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环保酵素制作精华贴

环保酵素使用经验精华贴新手必读:环保酵素简明手册
环保酵素使用:家居日用的好帮手杭州电视台:垃圾减量与环保酵素防止酵素瓶爆炸的方法
hot! 北京酵素使用及规模化制作经验环保酵素还了我一条清澈的小河

《浙江日报》报道环保酵素推广工作

查看: 3329|回复: 0

李一道长《养生有良方》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3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保酵素微信公众号
养生就是顺四时之序 
  养生就是顺四时之序。道教养生对于春夏如何养阳,秋冬如何养阴有具体的要求,认为四季养生,全在乎“一志”。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以?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宁静”,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所以说,应四时变化者,全在乎一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奥秘在哪里呢?庄子的“心斋”对“四气调神”开出了良方:“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也符合老子的修行密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春夏季节,阳气外发,应注意防止过用,要很好地养护,而不是趁阳气生发之时大用而特用,反之,则“生病起于过用矣”。而到了秋冬,阳气内敛并开始减弱,容易受虚?贼风所伤。这时不仅要注意“祛寒就温,无泄皮肤”,同时还必须“养藏”。只有秋冬的时候“藏”得深厚,春夏才能得发得泄。

  《黄帝内经》说:“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这句话的关键就是“四时阴阳”,而“过用”也是基于“春夏秋冬,四时阴阳”,是相对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比如七情,是人生本有的情感运动,如果顺其自然,不必抑制,也没有执著,则不为过。再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运气的自然变化,六气太过则为六淫,六淫致病,“过用”与否也是因人而异。

  怎么才能知道是否“过用?呢?只能问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它最清楚你是否“过用”了,而且会不断地向你提出警示。这是个“自知之明”的问题,也是个人的修为问题。

  如果欲心太重,妄想太多,太粗心,又爱情绪化,就很难觉察到身体的警示,身体的灵敏度太低了,甚至是麻木了,就会经常处于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的状态中。

  我们强调修为问题,这也正是《黄帝内经》养生的本质要求。只要我们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只要我们能“清静”和“形与神俱”,那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哪里还有?么“过用”的问题!
《黄帝内经》的秘密:百病生于气
  要破解道教医学与养生的密码,首先要全然地了解疾病是如何生起的。在这里,《黄帝内经》给出了答案:百病生于气。

  《黄帝内经》?这样表述的:“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溜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开篇经文就说明了百病生于气,并且具体归纳出“九气”是百病的源头。其中,情志病就占了“九气”中的六种,可见情绪因素在《内经》发病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所以首先要理顺代表情绪的“七情”。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一般不会致病,“但当情志反应过于激烈或持久,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便会成为病因”。一般而言,情志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取决于情志活动的强度是否足够大,持续时间是否足够长;其二,取决于个体的耐受能力是否低于这?强度和时间。而这两者都是受个体的体质类型、精神状态、文化修养、生活习惯以及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体质的强弱和脏腑气血的盛衰、常变则是决定情志致病的主要因素。
身体上火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谈谈思虑是如何让人得病的。《黄帝内经》的结论是“思伤脾”。正如《素问》所言:“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本义为思考、思想、考虑。“思”字的结构特点是把“田”放在“心”上,心属火,脾属土,那这个字的会意就是把脾土放在心火上烤了,火烤土,土干而后成焦土了。

  思的时候使用大脑,用脑是身体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用当代生物学的话说,能量是靠燃烧细胞中的ATP(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提供的。燃烧更多的ATP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脏就会自动加大对脑的供血。所以思必然引动心火。

  思考时头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由ATP分解而来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大了排放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思考会上火,过度思考还会导致头痛的原因。

  前面讲“脾主口”,人上火首先会感觉嘴唇发干,接下来就会干得爆皮了。《灵枢·本神》又说:“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再严重就不仅仅是口舌生疮了,四肢不灵、腹胀、经溲的症状就全来了。这是“思伤脾”的症状之一。

  “思伤脾”之“思”是思维思辨,只要一思,就必须分析比较。思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没有穷尽。思和念不同,念只是在心中有,没有分析比较。所以我们提倡念,不提倡思。

  把一个接一个的推测堆在心上,把无数虚拟假设的情况塞进心头,心藏神的位置都被垃圾信息侵占了,所以越思越心神不定。所以少思是很重要的,历代各家经典都是这样谆谆告诫我们的:“思则气结”(《黄帝内经》),“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思来想去的结果不仅会庸人自扰,更可能会精神焦虑,寝食不安。

  杞人忧天,包括相思病,都属于情志病,可以用情志对治情志的办法。一个人无法从“思”的怪圈跳出来,可用激怒他的办法——怒胜思。怒属肝木,思属脾土,肝木克脾土,思就会停止下来。从生活经验看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肾脏保养与战胜恐惧
  上面谈到了“思伤脾”,下面说说惊恐与恐惧。“恐”会直接伤害到肾。《黄帝内经》是这样讲的:“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恐”是如何伤“肾”的呢?还得从中国的汉字说起。“恐”本意是害怕、畏惧,恐惧、恐怖、恐慌、惊恐。“恐”是形声字,以“心”为形,以“巩”为声。“心”在下,“巩”在上,巩什么?巩心。巩心也就是巩固心之意。

  心藏神,心被巩,则心不自由了,神的出入往来不自由了,那随神往来的魂就失其所主,神魂不符,魂就会处于无所归的状态。?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讲的就是“惊则气乱”。

  我们常说受惊吓的人是被吓掉了魂,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小孩受到惊吓往回“叫魂”的习俗。而魂是藏于肝的,肝属木,肝藏魂的动荡不安,必然会扰乱其母肾水,肾水主藏宜静,而此时肾水因救子而不顾一切,必然摇动其精,故而伤肾。人在受到惊吓后,会情不自禁地心跳加速,心惊肉跳,甚至想跑都迈不开腿,因为给两条腿供血的谐波频率是肾主的。

  有人在恐惧时会大小便失禁,也是伤肾的明证。“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说的都是“恐伤肾”。

  那么如何消除“恐”呢?首先可以用情志对治情志——“思胜恐”,思考就能战胜恐惧。思属脾土,脾土克肾水,所以思能胜恐。回到生活经验中也是这样,当恐惧袭来时你进入思考的状态,恐惧感会马上消失或减弱。仔细分析推敲导致你恐惧的各种原因,主动承担与面对,深深思考解决办法,做到心中有底后,恐惧则自动渐?消除。因为“思”能使人处于推敲状态,推敲是理性主导的,而理性是不存在恐惧的。

  而对于“惊”,《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提出“惊者平之”。可见惊与恐是两种不同的情志刺激,所以治疗亦不相同。“惊”是突然遭受意外的非常事故,超越了机体的适应限度,故致“气乱”。而“恐”多因怕遭受曾经遭受过的或耳闻的可怕经历而产生,故致“精却”、“气下”。

  作为一种情绪刺激,“惊”是突然而短暂的,而“恐”是长期的;“惊”是来自外在,“恐”多发自内心。所以《内经》才提出对惊、恐不同的对治。但是,人之所以会受惊,会出现?惧,关键还是精、气、神不足,如果是“精满、气足、神旺”,就会“泰山崩顶不变色”;如果“以道莅天下”,自然是“视死如归”,哪里还会有什么惊恐啊。

加群二维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环保酵素救地球 ( 鲁ICP备19040000号-1 )

GMT+8, 2024-11-23 23:56 , Processed in 0.090699 second(s), 18 queries .

环保酵素救地球-爱酵素、爱生活

© 2001-2015 hbjsjd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