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或赞助商名)***(功能)永续生活社区项目规划书(二稿)
项目名称: 英 文 名: 规 模:常驻60人,用地60-100亩 编制日期:2014-08-31
主要成员:全国各地网友
目 录
一、宗旨与愿景
二、项目背景... 2 三、社区功能... 四、运作方式... 4
1.土地置办... 4
2.房屋建设... 4
3.社区规模... 4
4.种植规划... 5
5.产业规划... 5
6.管理制度... 6
五、资金募集与管理:... 6
六、前景规划:... 6
一、宗旨、愿景 宗旨: ◎在“以资源为本而非利润”的全新价值观和文化引领下发展多元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育示范区; ◎以“在地资源+自给自足+有机农耕”的思路探索新型的“去城乡差异化”社区发展模式; ◎用“断、舍、离”的行法哲学帮助人们理解自己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并学会整理人生、事业与家庭; ◎推广涵盖个人与群体平衡、生态与经济平衡等诸多基于“平衡发展观”的永续生活方式。 愿景: 教导和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体验涵盖了个人灵商培育(personal/spiritual)、社交生活(social life)、生态保育(ecology)与经济稳定(economy)等四大意义的永续生活,创造一个和平有爱的永续世界。
我们的工作:经由合作互助及民主决策的过程来决定如何以可持续的、充分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并开发出能够实现这一愿景的所有技术支持。
二、项目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和经济的思维模式主导着社会的组织方式和发展方向,这正是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及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且范围仍不断扩大。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超速发展、不可持续的城镇建设对人类健康、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城镇里各类机动车的拥堵和尾气排放;“粗加工”模式下轻、重工业严重的“三废”排污;农林耕作中化肥与农药的普遍泛滥等已造成空气、水质、土壤的严重污染;无节制快消费观念给使全国2/3的城市深陷垃圾包围。。。环境问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更直接的威胁是,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愈演愈烈,媒体曝光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毒粉奶、地沟油、毒豆芽、毒生姜、染色紫菜、漂白大米、增白剂、避孕药养黄鳝、激素染色草莓、农药残留敌敌畏等等,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与恐慌。其他诸如医疗、教育、养老、社保、住房等等社会问题,也逼迫我们真实面对并思考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与社会资源、财富再分配等之间存在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导致人们心绪极度不安,并过度依赖于体制和金钱。混乱的价值观使得人人以赚钱为终极追求,贪图个人享乐,利己主义大于利他的主义,追求物质体验与感官刺激的兴趣远高于追求精神体验。而且这种从众心理好似病毒一样迅速散播,并殃及下一代,循环往复。人们很难从这种因幸福感过低而显示出的烦躁、焦虑、抱怨、麻木等情绪中解脱出来。 许多人不顾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更多呈现及时行乐的个人主义,毫无集体责任感。冷漠的人际关系,安全感极度缺失,随时保持警戒状态的大脑,让人一刻不得闲,但却也像失去灵魂的空壳,无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怎样改变现状?我们能为环境的改善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适合我们的?怎样才能过真正幸福、健康的生活?越来越多人的厌倦了大都市紧张繁忙的节奏,渴望回归自然,回归简朴,过低碳环保、健康永续的生活,通过人人自觉分享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共享教育、医疗、养老及其他福利资源。
欧洲近年来出现的“共识社区”和泰国的“生态村”等,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诞生的理想生活、生产模式。它宛如一个“世外桃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衣食无忧,自给自足。他们采用自然农耕的方式生产出有机的粮食作物,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利用,制作有机肥料,生产优质、低价环保产品,除满足自用外,还能够回馈社会。这种健康环保的永续生活方式和“功德主义”的慈善理念给地球上其他公民做出了榜样。
目前在这一领域国内尚未有成熟案例参考。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国外不同,作为前期的探索者,我们在借鉴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需要以更加客观务实的态度,结合国情与文化特性,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本土环境的生态社区模式。
三、社区功能
建立XXX永续生活社区,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达到多种组合: 1)社会及社群面向 社区居民有深度的团队归属感,能感觉到彼此的支持和协助,及对他人的责任。人们能够充分参与影响他们生活及社区的决定。具体内涵包括: 为所有成员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及基本生活所需 尊重及承认他人存在,和他人有连结 鼓励团结、资源共享,公正互助 融合边缘团体、尊重差异、鼓励多元文化表达 开展终身教育 提供整体医学及预防性的健康计划 2)生态面向 社区居民能据此体验与自然的联系,随时享受与大地、水、风、植物、动物的互动。具体内涵包括: 在社区的生态区域内开展无毒害有机农耕作物 利用在地资源和材料与废弃物回收建筑住宅 保护自然原始未破坏之生态区及生物多样性 从社会、心灵与生态的观点评估所使用的物品之生命周期 采用适当的能源与废弃物处理技术,保护干净的土壤、水与空气减少人类足迹 3)文化及精神面向 XXX永续生活社区不强调在特定精神上的实践,尊重且支持社区所有生命、文化与艺术表达,以及精神追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具体内涵包括: 定期举办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仪式与庆典 完善社区共同意识、平衡个人与社区的关系并相互支持 鼓励并支持居民追求精神的成长与自我完善 尊重并支持居民以各种方式表现心灵及精神诉求 鼓励居民探索地球上各种生命体彼此间的关连性与互相依赖性 创造一个和平、友爱的永续世界
四、运作方式:
1、土地置办
以寻找闲置土地合作或者购买、租赁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用地选址要求:有可直接饮用的山泉水和灌溉的河流湖泊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远离城镇烦嚣,尽量选择未被污染过的闲置荒地,但需考虑到交通的便利。
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其原生态保存得较为完好;山水资源优美,尤其是水源充沛且未受污染;交通方便,基地处于相对独立位置,包含有几十亩宜种蔬菜与五谷杂粮的耕地及可开辟成果园的山坡地;临近村落民风较为纯朴,能租用宜居的民宅或迁空小村来建设我们的生态家园。
土地面积60亩-100亩。如有必要,可以注册一个生态农场或者农业发展公司,以企业的形式运营(由于建设生态村在中国还是属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资金支持。所以可以考虑寻找闲置土地合作)。比如某村委会或公司拥有闲置土地,因为条件限制无力全部开发使用,这样可以划拨出100亩土地免费(或低价)提供给生态村使用,通过生态村的运作与推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建立良好的社会效应,提高知名度与曝光率。
2、房屋建设
充分利用在地资源,结合其他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使用钢筋水泥。自行设计,自行建设。采用天然环保的泥土或者木质等材料来建造简单舒适的房屋。
3、社区规模
拟建社区前期常住的全职人员10-20人,农忙时期兼职成员20-30人,周末、假期义工30-50人。
4、种植规划
采用朴门永续的自然农法,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不用农药,地连作,自留种(或改作有机农耕,此项目需再议)。初期主要以种植基本农作物为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主食来源)、花生(压榨食用油)、棉、麻(衣服原料)和各种时令果蔬。不一味追求高产,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满足社区常住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接待访客和义工的需要。
5、产业规划
长期性常规项目: 1)以自给自足供应为首要方式(占70%以上),在生产自供有余的基础上采取城镇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CSA),常年向方圆百公里内的市镇居民定点配送新鲜的有机果蔬、五谷杂粮和蜂蜜等。 2)收集各地方农作物土种,加以培育,以便建立非转基因种子库;与友好农场交换贮备有机良;向爱好园艺的“家庭菜园”爱好者提供优质种苗。 3)建立环保酵素工坊。制作和推广公益环保酵素与并研发相关产品,如日化用品、有机肥料泥球等,在自供有余的基础上以较低利润出售或赠予福利机构。 在非农忙季节,发展与环保相关的各种产业:
1)回收旧衣服、废弃器皿等,经过清洗消毒后,重新改造,自行设计制作融合现代审美与传承古韵文化的家居饰品及生活用品,以较低利润出售或赠予福利机构。
2)手工布衣坊。用自己种植的棉、麻纺线织布,以汉服为蓝本,自行设计制作融合现代审美与传承古韵文化的环保衣物,除满足自身服用外其余以较低利润出售或赠予福利机构。
3)素食加工厂。用自己种植的有机作物,制作各种美味素食。比如用粗粮粉手工制作“煎饼”或者“烧饼”;非转基因的有机花生油、大豆油及衍生制品(如果粮食蔬菜充足且地理环境允许,还可以开办素食馆,以超低的利润供应社会,宣传素食环保理念)。
4)环保工程队。由环保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爱好者组成,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和回收的废品将废墟重建为即能提供舒适生活与工作条件又节约能耗的低碳或负碳居所。并在居所中根据生活体验以“断舍离”的的行法哲学检验生活必需品。 5)回收厨余垃圾,分类再利用,制作环保酵素及其相关衍生品、生产有机肥料泥球等。 6)建立疗愈基地。结合中医养生、瑜伽、自然疗法、音乐疗法等手段提供保健服务。 7)教育传媒。建立独立网站、办期刊杂志,培训班,宣传环保、自然农耕和国学文化。开展可持续生活教育课程,综合社会、文化/精神、环境与经济四个领域的内容,不仅注重在技术和制度层面的思考与改变,也注重在文化、精神与世界观层面的转化。 6管理制度: 原则上社区重大项目需经由全体社员合作互助及民主决策的过程来商讨决定。由社区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并监督落地执行。同时社区管理中心也是对外媒介接洽的窗口,负责所有外联与协调事务。社区管理中心由7名理事会成员组成,其中:常任理事2~3名,理事4~5名,采用年度评选机制,全体社员无记名投票。原则上常任理事必须为社区固定社员,参选理事需在社区至少已生活三个月以上(个别情况特殊对待)且会在接下来在社区继续生活服务至少一周年以上。 本社区以“五戒”(不杀生,不盗,不淫,不妄,不抽烟喝酒)为基础,饮食要求全体社员茹素,并制订以下规章制度共同遵守。 遵循的准则: 1、自觉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亲近自然,热爱农耕,不厌恶自然界的生物和各种废弃物,不怕脏累,不伤害大自然生灵,爱护花草树木。 2、坚持自然温和的轻慢运动。 3、倡导健康素食,不吃肉、不抽烟、不喝酒,远离黄赌毒。 4、尽量选择有机、健康、新鲜的食品,避免高盐、高油、高糖。 5、注重自我意识层面的提升、积极参加社区提供的各项培训课程及活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6、养成不熬夜、早睡早起、勤锻炼的生活习惯。 7、尽已之力,关怀他人,任劳任怨,主动帮扶邻里老弱。 8、与周围人、物和睦相处,及时沟通,举止谦逊有礼,态度温和友善,不妨碍他人自由。 9、尊重他人隐私,不随意打探,谨言慎行,少说多做,闲谈莫论及他人是非。 10、讲究卫生,勤打扫环境、注意维护居所及公共场所的整洁。 11、亲近自然,选择“有机”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出行,多利用公共交通,以减少废气污染。 12、有义务向家人、朋友推荐“永续生活方式”,减少房屋反复装修的行为。 13、减少制造污染空气的行为,减少物流浪费,积极倡导利用在地资源,“食在当地,食在当季”。 14、节约用水,一水多用;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或拔掉插头。 15、杜绝一次性筷子和纸张的使用,尽量减少垃圾产出,并自觉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16、爱护集体公物、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 17、谨记安全第一原则,注意生产工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些危险程度较大,如木工床、电锯、翻耕机、割草机等,请征询组长同意且有他人在场方可使用。 18、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如社区义工、支教等,集体劳动听指挥,单独劳动需告知。 19、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旧物捐赠和捐款。
五、资金募集与管理:
社区的永续发展,是我们为因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矛盾所要施行的反省与创新行动,是一种价值与行为间的调整,是个人与社群迈向文明发展的一种生活实践。这是一个公益项目。 生态村前期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本着简朴简单的原则,资金的使用越少越好。前期资金使用主要用于房屋搭建、购买种子和农具的费用。 这些资金可以采用募捐,或者集体借款的方式来解决,以生态村集体的名义借款,等种出农作物出售后,把借款归还。或者有后续资金注入时用以归还。 该项目为半公益项目,接受各方赞助。赞助方可通过淘宝支付宝进行资金支持(我们只接受人民币1000元以下的个人捐赠,希望藉此能给到更多人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接受个人与企业、社会团体的实物捐赠或知识技能的支持。 如果刚开始运作的时候资金不足,常住人员的生活费用可以由各人分摊。 财务完全透明,每一分钱的来去都清清楚楚的在网上公布。财产实行集体公有制,分配由集体开会研究决定。
六、前景规划:
如果永续生活社区试点顺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的建设中来,那么我们可以就地扩大社区规模、调整结构比例;也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因地制宜复制各类综合社区。喜欢田园生活的人可以来这里永久定居,还可以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系统、疗愈系统、经融系统、各类工作坊、生产系统等等。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更多实现“自给自足、公正互助,按需分配”的和谐共识社区,推广健康环保的永续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智识和情感上对位於未来可能的改变作好准备。。。
正如古德所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股清凉味,自古少人知。
---终---
敬请传阅,并批评指正、转载。 生态社区筹备组qq群 166395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