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钩针 于 2015-2-28 16:22 编辑
在农药化肥发明以前,所有的农业都是有机的。人类在土壤中播种、耕种,在大自然中获得阳光和雨水,付出汗水,获得丰收。依赖自然而生,视大地为母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而亲密的。 遗憾的是,随着文明进化和科学进步,人类产生了改造自然的野心。当一袋袋按照精确配比加工好的化肥,倾到在大地上,农作物产量翻倍提高。我们吃到了更大的西红柿,更长的茄子,更甜的苹果。丰收的喜悦鼓励人类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几十年之后,大自然终于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土壤酸化,碱化,直至农作物不再生长。当人们心怀忐忑吃下餐桌上一盘盘的菜肴时,心中明白吃下去的除了食物还有农药化肥的残留。 于是,对从前那种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农作物,发出了深深的呼唤。
世界上却有这样一个地方,由于她自给自足的社会体系,以及对物质欲望极其简约的追求,使得这里的土地35年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化肥和农药。这就是泰国境内一个叫净土村的地方。2015年2月,随同十几位来自中国各地的酵友考察净土村,被这里的有机农业深深震撼之余,不仅感慨原来土地的馈赠是如此丰富,只要少一点物质的欲望,收获的远远不只是健康。
谈及净土村的有机农业,不是推崇这里的农业技术有多么发达。在全世界凭借农业种植获得声誉的地区中,净土村也许并不为人所知。净土村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深懂得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每块土地种植出多少产量,并不是每块土地一年能够获得多少利润。土地对于净土村而言,是提供食物的所在。在土地上耕种,在土地上收获,一切种植以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要为根本。那种以损坏健康为代价,以破坏土地为代价的种植,才是与净土村背道而驰的做法。
净土村是佛教社区,村民全部素食。树上的水果,地里的蔬菜,农田的稻米,是他们全部的食物来源。所以,村民们对自己这片赖以为生的土地非常呵护,对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食物非常珍惜。在净土村每一次用餐都可以看到,村民们会把碗里的食物吃的一粒不剩。相比之下,才发现我们再国内何其浪费。在净土村十天的时间里,我们一行人也学会了让自己的餐盘做到颗粒不剩。甚至回家以后,也践行这一美德。不能不说这是净土村游学的一项意外收获。
净土村40多年的历史,让村民们深知土地的特性,也积累了很多善用土地的经验。这次参观了净土村的有机肥料工厂,学习了酵素堆肥方法。这些都是净土村有机农业的成就。净土村八大修行村之一的巴同阿索,拥有泰国最大的有机肥料工厂。日产500吨有机肥料,不仅满足了净土村自己需要,还可以向泰国其他农场大量供应。净土村有机肥料,大多就地取材,包括动物粪便、植物残渣、矿物岩粉末等等。除了这种成品肥料以外,净土村也自己制作酵素堆肥。主要就是村民常说的“一神八仙”,即对土壤有益的菌种培养和八种不同酵素,以此补充土壤中矿物质不足,和促进不同植物生长。这些极具特色的农业技术,来自净土村几十年的种植经验,对正在发展有机农业的中国是很好的借鉴。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也许从来就不缺乏有机农业的实践经验。只是我们丢弃了、忘却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我们想要重新找回来的时候,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下手。今天的中国人,面对土地的时候,忘不掉的是产量、成本、价格。如果我们真正渴望拥有无公害食品,也许应该参考一下净土村人对待土地的态度,然后问问自己,我们珍惜土地的馈赠了吗?我们还需要向土地索取更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