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童话里没有你 于 2015-3-20 20:04 编辑
转来一篇文章,不知道发在这里合不合适。希望不要被删除。
酵素“笑”了,有点想笑人们对它认识的凌乱; 有点想笑人们对它功效的神话;真的不想用无知去伤害一些人的迷信,权当人们是在玩一种有趣的游戏吧,可还是想忍不住唠叨几句。
酵素“笑”了,可水果有点笑不出来,因为很多人喜欢把好好的水果碎尸万段,泡在浓浓的糖水里,制造所谓的“水果酵素”,好好的纤维素等营养都被糟践掉了,实在有些可惜啊。
酵素“笑”了,笑人们不识其真面目,它不过是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质,不过就是人们常说的酶,生物化学反应不可或缺的酶。酵素这个听起来有些土的名字现在在中国大陆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酶这个听起来比较好听洋气的名字。人家都是把土名改洋名才更好忽悠人,比如大樱桃变身车厘子,猕猴桃变身奇异果,草莓变身士多啤梨,立马身价倍增,看样子这个酶变酵素有点逆袭,当然这也来源于不同地方人的不同的习惯叫法吧。听说在日语里没有酶这个汉字,只有酵素。所以,酵素这个词应是日本外来语。港台等地也高兴把酶叫酵素。
酵素“笑”了,笑人们还常把与蒸馒头的酵母弄混,后者可是单细胞生物啊,而酵素不过是一些有机分子。
提起酵素,也就是酶,可算得上是生物体内最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以及发酵、呼吸、光合作用、免疫反应等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
如果把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比作一部机器,那么推动这部机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高效运转的推动器正是由许多各司其职、专心工作的酶所构成的酶的家族。可见,酶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很普通,但很重要。自身合成的才最靠谱。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热衷于用水果制造所谓的“水果酵素”,还说它能减肥、排毒、养颜呢。真不明白,人们特别是爱美的女士们,为什么追时髦追上了倒腾水果呢,何况还要消耗那么多糖,吃进那么多本不该过量摄入的糖份。有点不太合情合理吧。
制作所谓的“水果酵素”,类似于人们制作泡菜,只不过把看似屌丝的辣椒萝卜和盐换成了相对高大上的水果和糖。
酵素“笑”了,因为它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群大姐正围着一个拿着大口瓶子推销其制作水果酵素“专利技术”的人,情绪高昂中,当然,除了技术,被推销的还有所谓的高价有机水果,优质白糖,和水果切块的技术,价格当然不菲,利润自然多多。可是,可是,专家说得不错,其实这就是个土得掉渣的“泡菜法”。
酵素“笑”了,因为人们折腾半天整出来的所谓“水果酵素”,喝着倒是甜酸可口,可实际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在密闭的大瓶子中,糖水泡水果块不过发生了这样的寻常之事:自然发酵过程中,好糖的乳酸菌利用水果释放和外加糖的舒适环境,大量繁殖,将糖转化为乳酸,使得接受了乳酸菌恩赐的水果汁喝起来酸甜可口。可是如果不注意环境控制,让同样好糖的酵母菌也加入进来,制造出酒精,制作出来的水果酵素就不只是甜酸味,也带有酒味了。至于关键性的“人物”酵素,也就是水果细胞中释放的酶(大量的酶还存在于固体的水果细胞中没有被利用呢),哪里去了呢,其实大部分早被微生物当成普通蛋白质营养物质分解吸收了。
可见,“水果酵素”不过是糖、乳酸菌分解糖产生的乳酸,以及酵母菌分解产生的酒精,以及其他一些代谢产物氨基酸、维生素,当然还有不少微生物菌体的大杂烩而已。至于营养价值嘛,专家认为还不如直接吃水果呢。关键是便宜实惠、营养全面啊。
而前面说过,自然发酵制得的“水果酵素”水果释放的水果酵素多被分解,微生物释放的酶更是不太靠谱,少量的缺乏保护的酵素进入肠道,弄不好很快被碎尸并吸收了;至于这菌哪菌的,即使有保健作用,但前提是它们这些外来户能否冲破重重阻力,在人体庞大的菌群中变客为主,扎下根来,大量繁殖,从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作用。
酵素“笑”了,作为当事人,笑人们的跟风,起哄。哎,也许人就是这样,容易轻信,容易被忽悠。这样的事太多了。随他去吧!
还想说一个问题,风靡多时的“水果酵素”有点名不副其实,因为真正来源于水果的酵素并不多,多数来自于乳酸菌等微生物释放的酵素,也就是酶,应该叫菌儿酵素更确切一些吧,可这样一来,会不会吓着那些阿姨们呢?会不会玷污了“水果酵素”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上名声呢?
专家说,自制“水果酵素”有风险,对菌种的控制能力差,容易出问题。特别要注意微生物杂菌的捣乱,特别是霉菌什么的,弄不好喝了制作不当的“水果酵素”会影响健康呢。还是多吃新鲜水果更妥当吧。
|